2011年11月27日

天上掉下來的禮物

       在現實的生活當中禮物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,一定要付出某些代價來交換你所想要的東西,例如小朋友希望功課好,一定要付出時間與精神努力K書;大人要維持健康的身體,一定要控制飲食、配合運動,這一切都是在說明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,但是今天這個鐵律似乎有可能被打破,而且還是在投資理財的領域裡被打破。
       股票與債券是兩種大家最熟悉的投資工具,喜歡追逐短期高報酬的人,會選擇股票當投資工具;喜歡追求穩健獲利的人,則會選擇債券當投資工具。從長期統計的結果,股票的長期平均年報酬率約在8%~10%,標準差約12%(標準差是衡量報酬率波動的程度,當標準差越大代表風險越大);債券的長期平均年報酬率約在4%~6%,標準差約5%。今天我們就跳脫極端的投資方式,試著將股票與債券做各種不同比例的混合,觀察會有什麼結果,從直覺的角度來看,當股票與債券混合之後,其長期平均報酬率,應該會低於單純的股票,高於單純的債券;而風險則也會介於單純的股票和債券之間,這看起來似乎很平常,沒有什麼令人驚訝之處。如果仔細去分析各種股票與債券的混合比例,會有驚人的發現,就是當投資債券的時候,加上少許的股票,原則上股票的比例不超過整體的25%,這樣的組合所得到的結果,報酬率比單純的債券高,但是風險卻比單純的債券略低;相對的,當投資股票的時候,加上少許的債券,原則上債券的比例不超過整體的25%,這樣的組合所得到的結果,報酬率大約與單純股票相當,但是風險卻比股票下降不少,這結果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同時也告訴大家一個重要的投資原則,不要只單純投資股票或債券,即便是最積極的投資者,股票的比例也不要超過75%;最保守的投資人,債券的比例也不要超過75%,否則就白白浪費上天的恩賜。
       如果對投資學有基本的認知,就會了解上一段的討論是來自現代投資組合理論,這個理論曾經在199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獎,這個理論簡單的說,就是將不同的資產類別依不同的配置組成不同投資組合,可以有效的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,提升投資組合的報酬率。不同比例的配置會產生不同的效果,實務上須要依照個人的需求與承受風險的程度而定。由於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誕生,為投資理財的領域帶來新的觀點,也指引出現代人理財的一條康莊大道,相關的細節以後再跟大家說明。

沒有留言: